在现代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,USB 供电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 USB 供电呢?
USB 供电(USB PD)作为一种通用充电规范,具备广泛的兼容性,能够适配所有 USB 供电设备。2012 年,USB-PD 端口与 USB-C 端口同步推出,开启了便捷供电的新篇章。在此之前,USB 电池充电规范虽为通用选项,但其充电速度相对缓慢。如今,借助笔记本电脑上的 USB-C 端口,USB 供电实现了数据传输与电力供应的同步进行。2021 年发布的 USB 供电 3.1 版本更是将功率提升至 240W 的新高度,而当下市场上,多数支持 USB PD 的连接配件也能稳定提供 100W 的功率。这意味着,只需一个 USB-C 端口,你不仅能连接外围设备,还能为 USB-C 供电的笔记本电脑充电。
USB-PD 端口赋予了单个 USB-C 端口强大的多功能性。通过它,我们可以轻松连接外部显示器、额外的 USB 端口、SD 卡读卡器以及千兆以太网等设备,并且在连接过程中,笔记本电脑依然能够保持充电状态。
USB-C 端口可配置 5V 1.5A 和 3A,最高输出功率为 15W,而 USB Power Delivery 的充电能力则更为强劲,最高可达 240W。凭借更高的电压支持,最佳充电功率能够在设备间安全传输。
USB-PD 技术的前沿进展体现在 USB 电力传输可编程电源(USB PD PPS)中。这些端口支持可配置电压,使充电过程更加优化。
灵活的电源规则是 USB-PD 3.0 的核心亮点。它在维持固定电压范围的同时,允许更广泛的协商电流水平,从而适用于多设备应用场景。此外,USB Power Delivery 3.0 还对通信协议进行了扩展,支持电池状态监测、增强安全性以及快速角色切换等关键功能。
USB Power Delivery 3.0 的显著优势
解锁飞速充电体验
随着 2018 年 USB Power Delivery 3.0 最新修订版的发布,可编程电源(PPS)协议成为标准配置。相较于前代产品,USB PD PSS 具备更高的灵活性,能够以微小的 20mV 粒度增量精准配置电压水平。设备与充电器之间的通信结合电压控制充电算法,可在充电过程中协商并动态调整理想电压。在快速充电方面,USB PD PPS 的表现远超标准 USB PD 协议。
助力环保事业发展
更快的充电速度固然是 USB Power Delivery 和 PPS 的一大优势,但这并非其核心目标。作为众多 USB 设备的统一供电标准,它极大地减少了对额外端口、连接器和插头的需求。在当下,电子垃圾已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,废弃科技产品的处理以及贵金属和其他资源的持续消耗令人担忧。而采用 USB Power Delivery 这样的通用充电技术,无疑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。
提升端口使用效能
现代笔记本电脑通常仅配备 2 个 USB 端口,与早期拥有 4 - 6 个可用端口的笔记本电脑形成鲜明对比。而 USB 供电端口的出现,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,它既满足了充电需求,又能同时连接多个外围设备,充分发挥了端口的最大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