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您的在线体验。 通过继续浏览本网站,我们假设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。
资讯事件

如何挑选最佳 USB-C 集线器:全面指南

浏览次数 : 122
作者 : PURPLELEC
更新时间 : 2025-03-08 10:56:43
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趋势愈发明显,这虽带来了便携性的提升,却导致其端口数量有所减少。而 USB-C 集线器的出现,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,它能极大地扩展笔记本电脑的功能,为连接打印机、鼠标、键盘等传统外围设备提供额外端口。但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 USB-C 集线器,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呢?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挑选要点。
USB-C 集线器
  一、明确自身设备需求
  (一)盘点现有及规划中的外围设备
  在挑选 USB-C 集线器前,需先仔细审视自己已有的外围设备,或者计划购入的设备。比如,若您拥有使用传统 USB-A 电缆的旧外置硬盘,那集线器上的 USB-A 端口就必不可少;若您习惯通过 SD 卡手动备份单反相机的照片,集线器是否具备 SD 卡插槽也需考虑;又或者您所处环境 Wi-Fi 连接不稳定,更倾向于使用以太网,那么带有以太网端口的集线器便是首选。通过明确这些需求,您能精准确定所需的端口类型。此建议同样适用于 Windows 用户,毕竟 Mac 在 USB-C 连接方面也存在一定限制。
  同时,也要考虑日常使用场景中设备的连接情况。比如,您可能需要同时使用鼠标和键盘,并且还会连接打印机进行工作。虽然您可以在打印时断开键盘连接,但频繁插拔无疑会带来诸多不便。因此,在选择集线器时,需确保其端口数量和类型能满足同时连接多种常用设备的需求。
  (二)了解笔记本电脑的端口配置
  清楚知晓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端口情况也至关重要。您需要确认设备有一个还是两个 USB-C 端口。若设备仅有一个端口,那是否存在单独的充电连接?若您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仅有一个 USB-C 端口且专门用于充电,那么就需要购买带有专用充电输入端口的 USB-C 集线器。
  此外,还要留意端口允许的输入功率,并确认该功率足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用电需求。否则,您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,被迫在为笔记本电脑充电和连接其他设备之间做出选择,这显然毫无意义。当您的笔记本电脑电量不足时,大多数设备都会弹出 “充电器慢” 的警告,此时就意味着您的充电功率可能无法满足设备需求。
  (三)关注显示器的 USB-C 端口情况
  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显示器配备了 USB-C 端口以及 HDMI 和 DisplayPort 输入接口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,因为这意味着您的显示器或许不再需要单独的 USB-C 集线器。
  然而,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。其一,显示器端口通常设置在其背面,位置并不容易触及,在又大又笨重的显示器背面寻找正确的端口绝非易事。所以,为了避免这种麻烦,您可能需要投资一个价格实惠的 USB-C 集线器。
  其二,显示器的 USB-C 端口可能实际上是一个视频输入端口。这意味着,您无需在 PC 和显示器之间连接 HDMI 电缆,仅通过运行 USB-C 转 USB-C 电缆就能实现相同的功能。那如何判断呢?您可以先查看我们对最佳 USB-C 显示器的总结,然后仔细研读相关内容。我们会对不同类型的 USB-C 端口进行区分,以助您准确判断。
USB-C 集线器
  二、考量设备的电源需求
  要牢记,集线器的电源端口主要用于向笔记本电脑输入电源,而非为手机充电。不过,集线器仍然可以为手机充电,但其中有一些注意事项。“总线供电” 的 USB 集线器连接到笔记本电脑后,从电脑获取电源,并将其与多个设备共享,然而这种供电方式效果往往不佳。
  一些扩展坞会配备一个 USB-C 端口,其唯一作用就是连接笔记本电脑的 USB-C 充电器。该端口不仅能为笔记本电脑供电,还能为连接在扩展坞上的其他端口供电。这类设备通常能提供更充足的电量,可快速为手机充电。在选择集线器时,要根据自身设备的电源需求,判断其供电方式和能力是否能满足使用场景。
  三、深入理解 USB-C 技术
  笔记本电脑上的 USB-C 端口运行速度分为 5Gbps 或 10Gbps,如今 10Gbps 的端口已近乎普及。对于打印机、鼠标、键盘或硬盘等设备,这样的速度绰绰有余,即便同时连接多个此类设备也能正常运行。然而,像显示器、以太网和高速 SSD 等产品,对带宽的需求较高,可能会占用大量带宽资源。
  在实际使用中,显示技术往往对您选择的产品影响最大。如果您只是想连接一个或两个外部 1080p 显示器,那么 USB-C 适配器通常就能满足需求,前提是该适配器具备可用端口,且这种方式无疑是成本最低的选择。但一旦您尝试连接一个或两个 1440p 或 4K 显示器,可能就需要考虑 USB-C 扩展坞等设备了。不过,您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部分解决问题,例如,您可以使用单独的 Wi-Fi 连接,而非将以太网电缆插入 USB-C 适配器,以此来减少对 USB-C 接口带宽的占用。
  传统上,Thunderbolt 基座也是一种选择。只要您的笔记本电脑配备 Thunderbolt 端口,其 40Gbps 的带宽就能支持两个 4K 显示器(以 60Hz 运行)以及各种外围设备。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您的电脑有 Thunderbolt 端口,也完全可以使用 USB-C 基座。此外,USB4 技术与 Thunderbolt 基本相似,在您的使用场景中,二者功能相近。
  目前,还有两种处于中间水平的技术可供选择:DisplayLink USB-C 底座和利用 HBR3 和 DSC 的 USB-C 底座。
  DisplayLink 归属于 Synaptics,它借助笔记本电脑和扩展坞之间的软件压缩技术,通过通用 USB-C 连接,为用户带来近似 Thunderbolt 的体验。使用该技术需要安装软件驱动程序,根据我们的经验,它在办公场景中表现出色,但并不适合用于游戏。若您对 DisplayLink 扩展坞感兴趣,可以查看我们总结的最佳 DisplayLink 扩展坞以及购买推荐理由。
  带显示压缩的 HBR3(即 HBR3 with DSC)本质上是 DisplayLink 的行业标准版本。但这项技术目前尚未得到广泛推广,支持度也有待提高。根据我们的使用经验,支持 HBR3 的底座与使用第 12 代酷睿处理器及以上的笔记本电脑配合良好;而内置第 10 代酷睿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则不被支持,第 11 代酷睿笔记本电脑的表现也不太稳定。如果您拥有一台第 12 代酷睿笔记本电脑,尤其是英特尔高端 Evo 品牌的产品,那么使用该技术的成功概率较高;否则,可能不太建议尝试。
  四、无需过分在意平台品牌
  由于 USB-C 接口在 Mac、Windows PC 以及手机中广泛应用,部分集线器会将自身品牌与特定平台挂钩。实际上,您完全可以使用标榜 “适用于 MacBook Pro、Chromebook 和 XPS” 的 USB-C 集线器连接任何 Windows PC,我们已经测试过,完全能够正常工作,且无需安装任何特殊软件或驱动程序。
  在对众多 USB-C 集线器进行测试后,我们发现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产品,性能与知名品牌相当,且价格更为亲民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价格是我们推荐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,而制造商可能会随时提供折扣,部分产品价格会有所变动。因此,一些原本因价格因素未被我们推荐的集线器,在价格调整后,或许会变得更具购买价值。